北京商贸学校召开建校五十周年校企合作研讨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和探索校企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北京商贸学校召开建校五十周年校企合作研讨会
1213日,北京商贸学校召开庆祝建校五十周年校企合作研讨会,主题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和探索校企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科院、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北京开放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世纪文都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领导,集团党委副书记徐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部长刘兴无,集团部分下属子公司、学校产学研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北京商贸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北京商贸学校校长徐刚回顾了学校五十年发展历程,从人才培养、硬件投入、教职员工福利待遇、教育教学改革和国际合作办学成果等方面总结了学校近二十年来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学校发展至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未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实现一体双轮、三品牌、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即争取再用五到十年时间,把北京商贸学校打造成中高职一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轮驱动,紧密依托行业的产教结合、职普融合、校企合作,具有国内国际合作办学特色的职教名校。徐刚校长对双轮建设中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进行了重点阐述,对比了“定制培训”与现有培训模式的区别,宣读了“建立企业人才需求评估分析和定制培养研究工作室”倡议书。倡议内容如下:一、利用现有集团HR系统,建立成员间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二、工作室聘请人力资源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及学校人力资源方面的师资,组成专家团队针对企业进行免费的人才现状考察和调研;三、为每一个成员企业提出定制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方案;四、为成员企业提供在职人员的专业化、综合类培训,为企业技术人员组织高端培训及专业资格认证工作;五、组织成员企业在中职、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招聘活动;六、对成员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与会嘉宾结合所在行业特点和自身丰富经验,畅谈了对校企合作及学校今后发展的想法和建议。产学研合作企业代表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现状就如何将培训提高到专业标准、高端人才定制的急需性和紧迫性、企业引进人才学历与职业能力的不协调现状、企业对个性化评估的实际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教育界的专家从政策的高度解读了现代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被赋予的新内涵、新特点和重要意义,并结合校企合作对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学校专业设置、教材开发和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实习、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徐淳副书记做了总结发言。徐书记指出:本次校企合作研讨会的主旨是进一步深化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产教结合、职普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精神以及国务院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促进企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研讨会的主旨契合集团“十二五”提出的“人才强企”战略,为实现“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目标和任务,收官“十二五”,奠基“十三五”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徐书记从集团的角度结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五项目前要加紧落实的任务:一是学校和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组织和领导机制。二是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不断加强学校双师型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步伐。三是针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要加强双证式学生队伍培养,为企业培养各类实用型高级能人才。四是学校要落实“一体双轮”发展战略,发挥“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优势,打造“三特”品牌。“一轮”要改革,“二轮”要充分转动,重点发挥商贸培训中心的培训功能。五是集团各企业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
学校将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把各方专家提出的建议尽快转化成下一步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重点突破,真正打造办学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品牌,坚定走好人才强校、特色办学之路,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为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为首都经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