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团赴内蒙古交流,共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为深化区域技能人才合作,推动技术技能资源共享,8月26日至29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启动为期4天的“北京市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团内蒙古行”活动。首农食品集团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集团下属学校培训中心副主任孙岿莉,作为北京技能人才代表之一随团参与,全程深度对接呼和浩特市技工院校、农牧业及奶业企业,围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搭建、技能大师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精准交流。

本次服务团汇聚了来自北京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食品加工、文化传承等11个重点领域的29位技术专家与技能大师,均为各行业实操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骨干力量。活动期间,在京呼两地人社局领导的共同带领下,技能人才专家团队深入多家院及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与交流:有内蒙古技师学院等高职院校,聚焦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与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有正大集团(呼和浩特)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当地龙头企业,重点了解农牧业、奶业全产业链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与岗位能力标准;有呼和浩特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等特色民办技工院校,以及马头琴非遗传承人高金柱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具有内蒙古文化特色的技能传承平台,挖掘区域技能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优势与创新路径。

在多场专题座谈与现场交流中,孙岿莉结合首农食品集团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向当地院校与企业系统分享了“企业主导、学校协同、工作室向内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针对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中的“评价标准与岗位需求脱节”“评价结果与职业发展衔接不紧密”等痛点,介绍首农食品集团“以赛促评、以评促能”的评价体系,提出“岗位能力清单+模块化评价”的优化建议,得到当地企业代表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我们还系统了解了北京市人社局“产教评人才生态链”政策框架与推广计划——该计划以链主企业为核心,联动上下游企业、院校与评价机构,推动专业化培训与社会化评价在产业端落地,形成“培养-评价-就业-提升”的闭环体系。在交流中我们积极对接多方专家资源,不仅明晰了国家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最新政策导向,还与内蒙古农牧业领域的技术骨干、院校教师建立长效联系机制,为后续首农食品集团与内蒙古地区在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础。

此次内蒙古行活动,既是区域技能人才合作的一次深度实践,也为首农食品集团人才建设规划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走出去”分享经验、“带回来”先进理念,将进一步推动集团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与产业需求、国家导向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技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