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贸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北京商贸学校始建于1964年。隶属于北京市教委、北京二商集团双重领导,是一所集全日制教育、职业培训、成人继续教育、中高职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就业指导先进学校”、“北京市职业教育首批现代化标志校等荣誉。学校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并于2013年顺利通过验收。

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7616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4.88平方米,资产总值2.46亿元 

学校目前北京生源全日制在校生1697人设有14个专业:会计、金融事务、铁道运输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动漫游戏、学前教育、航空服务、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旅游服务与管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现有专任教师99人,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7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47.5%。

1.2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在校生1697人,共分为四个年级,教学班62

【案例分享】多元形式拓生源 稳定规模促发展

按照学校2015年招生工作方案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招生宣传工作。共印制招生简章28000份,分别在各种刊物上刊登学校招生宣传介绍,正式开通官方微信平台进行招生宣传,及时更新校园网。组织校内外招生咨询活动,到400余所初中校送发招生简章;参加全市16个区县的体育加试现场咨询发简章工作;参加了107所初中校家长会宣传,采取了发放简章和演讲宣传的多种形式;学校校园开放日期间共接待来校参观咨询的考生及家长近2000人次,接听咨询电话约1000人次。招办老师深入内蒙、河北两地各旗、县市十余次,多次参加内蒙、河北两地招生和录取工作会,共招收外埠计划内考生68人。今年学校共招收本市考生358人,其中提前招生220人,统一招生137人、补录1人,已报到并在班学习的人数为338人。另外,招收外省计划内学生60人,成人中专58人,合计456人。圆满完成2015年招生任务,稳定了生源规模,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1.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工178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生师比为17.14 (仅为全日制在校生,不包括培训生)。专任教师全部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43人,占43.43%,博士4人,占4.04%。;职称结构方面,高讲34人,占34.34%;讲师48人,占专任教师48.48%。“双师型”教师6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1.62%;有企业经历的2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25.25%。

【案例分享】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学校行政班子成员首先从自身抓起。他们主动听课,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领导班子每学期听课均达20节以上,参加教研活动10余次。

强化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队伍建设。今年对校学术委员会进行了调整,一批青年学术带头人参与其中,带动全校教师队伍形成活力;积极开展互听互学活动,每学期的专职教师听课数量为不少于8节。通过不断听课、研究,强化对年青教师培养,促使其快速成长;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五为学校教研组固定的教研学习时间,分专业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做到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集体智慧搞好教学,同时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推进考核机制运用,激发教师积极性。学校各系部制定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教科研计划,确立科研课题,切实解决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研教流,在教研活动中较强了团队建设,助推了教师专业发展。

1.4设施设备

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现代化水平高的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6928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资产价值共计13463.7万元,2015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760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74855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为1.15个,生均纸质图书46.28册,分别比去年上升6%,5.5%,0.2%。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思想政治状况

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良好。初入中专校门时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自卑感强、对职生涯缺乏认识,对国家大事不够关心,是非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淡漠等等,有了很大改观。学校通过课堂教育及其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积极乐观、主动向上的风气正在形成。主要表现为:第一,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一条重要的成才道路,产生了作为职校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新的学习中去。第二,政治上要求进步,不少学生主动要求加入党团组织。第三,积极投身到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主动地去了解和服务社会,培养爱心。第四,集体荣誉感增强,积极投身到各项集体活动,在为集体争光中产生满足感。第五,法律意识增强,遵守校规校纪和各项法律制度,关爱同学,友善他人,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自觉意识。

2.1.2文化课合格率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大纲》执行教学任务。文化课是中职学生进入中专后各类课程中最为熟悉,也是之前学习时间最长的课程。但总体来说,学生在中学期间,成绩并不理想,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热情,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中专后,不少学生对继续学习文化课产生抵触情绪,给中专文化课的学习带来很多难题。学校对学生始终采取不放弃不嫌弃原则,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坚持认真学习,同时大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尽量化难为易,,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提高和进步。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文化课成绩明显提高。在各学期考试中合格率平均为98%,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生基础最为薄弱的课程,2016年参加了北京市教委为调研了解全市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质量而组织的全市英语水平测试,我校2016级学生共八个专业合计121人参加了测试,平均分87.36,及格率100%,优秀率71.9%,最高分98分,最低分62.3分。

2.1.3专业技能合格率

专业技能课程是集中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也是学生进入中专后所面临的陌生而全新的学习领域。学校自新生入学起,就强化专业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性质、地位和前景有充分的了解,坚定学好专业的信心。技能训练是各专业重点学习内容,为使学生学好技能,学校不断充实完善各实训基地的功能,保障学时数,在仿真环境下加强职业体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生各项技能校内考核合格率100%。


1   2016年度我校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及获奖情况

序号

大赛名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其他

1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动漫技术大赛

——

——

1

——

2

2016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技能大赛

3

3

3

——

3

2016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技术技能比赛

 

1

11

——

4

北京职业院校第四届“求实杯”财会综合技能比赛

 

4

7

——

5

2016年京津冀职业院校“求实杯”财会综合技能比赛

1

1

1

——

6

北京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食品检验工大赛

——

——

——

总成绩第12名

 

 

2.1.4体质测评合格率

学校始终把增强学生体质看作保障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除体育课作为身体锻炼的主渠道外,还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等多支运动队,以点促面,带动全校学生自觉加入到健身活动中来,组织住宿生早上晨练,冬季开展跑步活动。每年召开全校运动会,举办新生拔河、跳绳比赛。每个学期,按照北京市中职学校体质测试标准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测试。2016年对全校三个年级共42个班进行了男女生50米跑、男女生立定跳远、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的测试,测试合格率为90%。

2.1.5毕业率

学生经过在校三年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以及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完成四年的学习生活。与往年结果相同,2016届学生毕业率达到了100%。

2.2在校体验

学生在校期间,其主要的活动场所是课堂,是校园。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证每名学生健康成长是我校的一一贯宗旨。学生对职业学校的认识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职业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同时为成为商贸学校的学生而感到自豪与骄傲,学校以学生是否满意为标准,努力达到学生要求。在学习方面,包括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载体、多种方式,使学生学得舒心、学有所获。在生活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整洁的宿舍和可口的饭菜。为保证学生安全,学校在住宿生中实行封闭管理,建立巡察制度,确保暴力事件发生率为零。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各种施展才华的机会,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组建多个学生社团,现建有吉他社、魔术社、街舞社、合唱社、说唱社、茶艺社七个学生社团,安排校内有专长的教师或外聘专门人员,进行授艺指导,定期举行汇报表演,使学生获得健康有益的发展。学生对学校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生活、校园安全等方面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90%。

2.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奖学金、助学金政策,扎实做好奖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在往年工作基础上,2016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仔细核实,认真组织了各年级学生关于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的资格认定及金额发放工作,做到不重、不错、不漏,资助资金及时准确发放到位。截止到2016年11月中职资助免学费项目中,计有2013级、2014级、2015级共544人免除学费,共计人民币109.9万元;2016级192人共计人民币40.9万元因学籍尚未注册完毕延后发放。中职助学金项目中,涉及2012至2015共四个年级66人,总计人民币13.138万元已发放到位;2016级9人也因学籍未注册完毕延后发放。2016年北京市政府奖学金我校共有27人审批通过,每人2000元奖学金,将于12月发放到位。

2.4就业质量

学校长期以来实行实习分配一体化,在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结束后,通过校园招聘等多种形式,为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2016年是我校2012级学生毕业年限,该年级就业情况如下:

2016届有毕业生448人,其中北京生源329人,外地生源119人。就业人数291人,升学人数119人,其余学生选择自谋职业或参军入伍。

在就业人数中,各专业就业率100%,尚未发现某专业分不出去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各专业对口率平均值为83%;初级就业起薪在2800元以上;毕业生对所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等方面满意度较高,达到95%;对工资收入和待遇的满意度达到82%。企业对我校2012级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比较认可,满意度在90%以上。

将学生成功的送出校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在学生毕业实习这个决定未来职业定位的关键时期,学校做了大量工作。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思想问题,我们加强了实习管理工作,持续追踪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与企业及时沟通,协商解决企业和毕业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由于工作到位,我校就业率在2016年延续了100%的好成绩。

在毕业生群体中,有意继续升学深造,参加高考的人数逐年递增。2016年共有119人通过单考单招,升入高等学校,占2016年毕业生总数的27%,与上一年度升入高校的人数相比,增加了28人(去年91人考入高校),增幅为31%。

2   我校2016届毕业生升学情况统计表

序号

录取学校名称

录取人数

1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48

2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24

3

北京交通职业学院

18

4

北京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12

5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8

6

北京工业职业学院

2

7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2

8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2

9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

10

首钢职业技术学院

1

 

 

从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满足中职毕业马上就业,而是希望继续深造后就业。根据这一情况,我校为帮助学生圆大学梦,特地抽出资深老师,在校内开办了高考补习班。目前最新一届学生有140人报名,这将成为我校中职学生毕业时又一重要去向。

    【案例分享】紫薇花盛开在西客站

彭紫薇,我校12级铁路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敬爱师长,团结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协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管理班级,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老师和同学皆交口称赞。该生通过组织的招聘会活动,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被北京西站录用,单位给她提供的是客运员岗位。该岗位是实实在在的一线工作,每天早早上班,接触成千上万的旅客,回答各式各样的询问,解决千变万化的求助。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十几岁的小姑娘而言,压力之大和责任之前所未有。而彭紫薇同学,凭着坚韧乐观的心性,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平稳度过了实习期考验,获得了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赞扬,在彭紫薇同学拿到毕业证的第一时间,单位就与其签定了四年的劳动合同,成为为数不多获得转正资格实习生中的一员。在转正之后,她更加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现有的工作中挥洒青春的激情与热血。

2.5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将贯穿学生一生。在校期间,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初步定位,并为此去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通过参观企业了解工作一线,学生已具备了在实践中学习的意识,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已经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主动去了解相关知识,为自己今后职业生涯打好基础。在毕业实习期间,初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需要有适应的过程,从接受学校接受到接受企业管理,二者之间较大的差别有时会让学生很不适应。但我校毕业生总体而言,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周期较短,从企业返馈的情况看,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较好,适应能力较强,不少学生岗位变换迁移后,由于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技能涉及面较广,因此,在短期调整后便可胜任新的岗位。从创新创业方面讲,一些学生通过大赛等形式,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参赛的准备过程中,模拟了网络开店的所有流程,已具备了自主开店独立创业的能力。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3.1.1专业布局合理 ,对接产业结构

学校立足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功能定位,开设了7大类(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旅游服务类、公共服务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交通运输类)14个专业,构建了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专业群、以金融事务专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专业群、以动漫游戏专业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专业群,实现了与首都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接。

    3.1.2优化专业结构, 坚持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主动适应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坚持“面向市场、依托行业、服务经济建设的”原则,整合现有专业,建设重点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大力发展中高职专业,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专业结构与首都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目前,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北京市示范专业2个,特色专业6个,中高职(3+2)衔接专业5个。

    【案例分享】整合弱势专业 聚焦重点专业 打造特色专业

学校信息旅游系原有10个专业,点多、面广、内容杂、有的专业生源甚少。针对这一现状,学校以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为契机,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围绕首都经济发展及功能定位和人才市场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聘请企业专家对专业现状进行评估论证,确立了“整合弱势专业、聚焦重点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的专业发展思路。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影视后期制作专业与动漫游戏专业合并,实现动漫专业与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精准对接,且形成了一定的专业规模;同时打通了中高职(3+2)人才培养通道,提升了系统化人才培养空间;该专业学生在北京市举办的影视动画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动漫游戏专业已成为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着力打造航空服务、学前教育特色专业。航空服务专业与区域经济新兴产业(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紧密对接,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核心课程标准、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提供顶岗实习岗位,企业参与了招生咨询及招生录入的全过程,实现了校企专业共建,招生就业一体化,凸显了专业特色,极大地增强了专业的吸引力。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学校创建了“德才兼备、工学结合、课岗对接、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后示范校建设中,学校进一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融合、方法融合、途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内容融合:“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评价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方法融合:建立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将企业专家指导专业发展、共同制定专业建设标准、兼职教学常态化、制度化;有效途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实现了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使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

3.2.2深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定期组织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修订,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职业标准,将知识、技能、素养有机结合,提出“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终生学习为基础”建设公共基础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一致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建设拓展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建设专项综合实训和临岗实习课程,形成了各具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按照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要求,在各专业开设语文、英语、数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德育、公共艺术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严格执行教育部《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德育教学大纲》和《公共艺术课教学大纲》,保证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


3     课程设置情况

序号

课程

学时数

占总学时比例(%)

课程教学(门)

1

公共基础课程

18284

30.29

10

2

专业核心课程

13886

23

130

3

其它课程

14510

24.04

192

4

顶岗复习课程

13680

22.66

合计

100

332

 

 

在课程设置中,理实一体课169门,共计15694学时,占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其他课程)的52.48%;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132门,共计12660学时,占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40.99%;对外开放课程,共计324学时,占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0.66%;网络课程5门;微课辅助教学课程共计41门,共有微课128个。

学校各类课程用书符合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指定的用书目录要求。

4   我校各类课程教材选用情况

序号

教材级别

种类

1

国家规划

17

2

市级规划

28

3

校本

12

4

自选

247

合计

304

 

 

   【案例分享】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深化课程改革成果

金融事务专业经过历时8年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已形成全面、科学、合理的基于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涉及银行综合柜员、大堂经理、银行信贷、银行结算、信用卡营销、客户经理等多个岗位,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技能和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金融事务专业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了可该成果。建立学校、金融企业、金融服务企业三方合作机制,与企业专家深入研讨,针对行业企业形势变化,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如《客户与金融产品代理》课程教学设计在原有代理银行业务和代理保险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代理证券业务,培养学生能够为中小企业创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基础业务能力。实现学生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探索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多元并且符合岗位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每门核心课程均形成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方案。实现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建立教学资源库,推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通过资源库平台实现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学生能力的培养。

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改革成果的深化,实现了北京城市功能定位转变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3.2.3搭建信息化平台 ,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水平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开展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专题培训,并对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技术运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研讨。学校为教师搭建了“三平台”:搭建了教学实时互动平台(蓝墨云班课、微信、学习网站、微课、慕课)提高了教学效率,构建了有效课堂;搭建了展示交流平台,推出了观摩课,确保每位教师学到位、会运用;搭建了大赛平台,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成长。通过信息化教学培训,使教师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即无论运用何种教学载体、教学手段,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互动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知识构建、解决问题为目的;提升了教师现代信息教学应用能力。全校教师制作了微课视频128件,参加市级信息化大赛2人,其中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参加市级公共基础课微课大赛有50%以上教师获奖。

    3.3教师培养

3.3.1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促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建立了教师动态管理机制。规范执行原有制度,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建立健全新制度。以此保证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有效。学校在原有《北京商贸学校教师教学规范》、《北京商贸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名师评选方法》八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带头人选择方案及考核制度》、《北京商贸学校关于获奖论文课题奖励办法》、《北京商贸学校关于引进人才的暂行规定》等6项制度;建立健全了《北京商贸学校教学事故规定和处理办法》。通过制度建设,对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学校现有国家级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市级专业带头2人,市级骨干教师 8人。国家级、市级获奖论文6篇,获国家或市级说课比赛、专业技能比赛10人次,出版著作、教材5本。

    3.3.2 深化校企融合,强化“双师”素质

学校近年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教师定期深入企业实践,积极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进课堂。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双师”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学校提出了“规划内容、落实责任、配套资金、注重成效”的建设方针,从两个维度,强化了建设:一是建立大师工作室,以项目形式进行合作,对专业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对专业建设标准和内容开展共建,教师参与大师课的研究,提升专业团队整体水平;二是规范双师队伍建设内容,制定和完善了《企业专家聘任标准》、《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企业兼职教师聘任考核办法》,做到了企业专家指导有目标、教师素质提升有依据、成果可测量,提升了双师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目前,学校建有三个大师工作室,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2304学时,健全了与各专业相匹配的企业专家及兼职教师资源库,形成了“产学研”共建机制,实现了校企人才的融和培养。

    3.3.3抓全员培训 ,促教师成长

学校把教师学习培训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定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方法和路径。

    【案例分享】 开展多元形式培养 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发展的根基,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培训的基本主题。

老带新,青蓝工程护航青年教师成长。近年来,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80%以上,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确定的一名本专业高级职称的带教老师,从教学文件的规范到课堂教学的规范,从学生作业的批改到与学生沟通交流,从备课到教学反思等等,老教师给予全面指导。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以老带新的形式是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方法。

走出去,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增强实践能力。学校依托行业优势,在集团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在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提高教师素质工程的政策支持下,利用寒暑假以及教师没课时间,学校把青年教师安排的企业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累计5744学时。

请进来,建立大师工作室,请行业专家进校。把行业大师请进学校,以项目为引领,青年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行业大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和技能训练,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专业调整,为教师专业转型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新兴产业的出现,使学校专业设置面临着新挑战,从而使得部分专业教师面临专业转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建立了“双培”模式,即校内培训“老带新”,校外参加国培、市级培训,学校为这些教师专业转型提供政策资金支持,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打通了教师专业发展通道。

    3.4国际合作 ,深化国际合作办学

学校于1998年开始先后与英国国家商业与技术委员会开展(3+2)中职学历教育合作,与英国威根·利学院开展(3+2)高职学历教育合作后又于英国伦敦纽汉姆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与英国哈罗学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交流联系。今年,学校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就国际人才贯通培养签署了合作项目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案例分享】 探索国际中高职一体人才培养贯通模式

2016年6月,学校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就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项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双方通过互访参观考察等方式相互了解沟通,就中澳双方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专业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确立了合作项目。通过中澳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合作项目,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5规范管理

3.5.1加强教学管理 ,完善监控体系

科学、规范、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依据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补充、修订。2015-2016学年度,增补了《北京商贸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为稳定教学秩序提供了纪律保障;修订了《第二课堂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的落实和组织管理;制定了《教务管理系统使用规范》,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

学校在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基础上,完善了课堂诊断、交流指导、改进追踪机制,强化了教学质量测评结果在教师职称评定中的重要依据作用,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案列分享】建立教务管理系统 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

2016年3月1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教务管理系统由运行、成绩、考试、学籍四个子系统构成,覆盖了教务全部日常管理工作。为了保证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质量,教务处编制了《北京商贸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北京商贸学校教务管理系统操作流程明细》。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规范了教务管理,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3.5.2完善全员信息化考核体系  ,深化管理内涵建设

2015年伊始,学校实施了全员信息化量化考核。由于全员信息化考核具有全员化、数字化、过程化、多维度、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的特点,做到了人事管理精准、快速、公平、透明,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认同。但在考核体系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使考核内容更加全面、逻辑关系更为清晰并与学校组织机构、管理层及相匹配;如何使考核流程更顺畅、方法更便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制定了《北京商贸学校信息化全员考核方案补充说明》,增强了考核方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操作性,使考核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了进一步深化内涵管理,加强风险防范,学校以完善制度、强化流程建设为切入点,完成了《北京商贸学校内控制度汇编》和《内控管理手册》等规范性文件建设,提高了整体管理效率,促进了学校健康发展。

    3.6德育工作

    3.6.1创立“一树、五育、七平台”德育模式 构建学生成长体系

学校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要求,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明确了德育工作目标,即:“以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职业理想树立、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养提升为重要切入点;以富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新育人评价机制为基本途径,为学生搭建体验成功、个性发展、多元成长的舞台和可持续发展通道,实现人人成才”。据此创建了“一树、五育、七平台”的德育教育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制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活动、课程、班级、学校、企业、家庭、社会育人平台,构建了学生成长和发展体系。

    3.6.2创新德育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德育课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和专业认知规律进行构建,充分发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国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主渠道的作用。教师遵循“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三贴近原则进行课堂教学和开展实践活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并根据各专业特点提出了职业素养要求,如电子商务专业的“沟通畅、技能强、服务周”,金融事务专业的“爱心、诚信、责任、严谨”,会计专业的“点的准、坐得住、信得过”等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学生已将这些职业素质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案例分享】 立德尚能 诚信为本

诚信道德是“立德尚能”育人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把这一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责任感的有“良心”、有“诚信”的食品人。

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中融入诚信教育。在讲授《肉制品加工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中,将双汇“瘦肉精”、“三鹿奶粉”等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教育学生认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要怀着一分敬畏、一分责任做好每一道生产工序的检控工作。利用实训教室走廊,采用贴壁画形式介绍二商集团“王致和、”宫颐府”“六必居”和“月盛斋”等一批久负盛名的老字号食品企业,介绍其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和成就发展及最新动态;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学生深入企业将概念上的企业精神变成了可感知、可触摸的东西,深入体会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精髓,逐步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食品检测班级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参加了“两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参加了二商集团名优产品展示会,在普及食品安全的同时,宣传介绍了一百多种名优产品;参加了二商集团龙和食品有限公司产品推荐活动,得到了集团和企业的好评。同时,学生们走进社区讲授食品安全知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食品检测班的学生通过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已将诚信道德意识根植于心并付诸于行动。

    3.6.3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按照“总体规划、加强指导、分类发展”的原则,进行社团建设,开展社团活动。目前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建立了12个学生社团和各类体育运动队,吸引了1272名学生参加,占在校生的75%。各社团由相关教师进行专业训练指导150余次,进行主题汇报演出共计23余场。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掌握了技艺、陶冶了情操,磨炼了意志,促进了个性发展。

3.6.4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创设一流校园文化”的工作目标。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歌手大赛、才艺比拼、技能展示,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舞台;楼道文化有序呈现: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班级文化映入眼帘,潜移默化、如脑入心;校园环境: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沁人心脾。良好的人文氛围,优雅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创设了良好环境。

    3.7 党建情况

    3.7.1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学校党委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题,在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将“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党建工作,注重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把做好党建创新和推动工作发展融为一体,切实通过加强党建。为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3.7.2开展“四讲一赛”活动以赛促学抓落实。

学校党委开展了党委书记讲“政治课”,支部书记讲“业务课”,党员干部讲“责任课”,专家教授讲“理论课”活动。通过“四讲”活动,提升了党性修养,增强党了员身份意识,激发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坚定了党的理想信念。通过举办“两学一做”知识竞赛活动,检验了党员干部的学习成果,促进了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3.7.3开展“创新争优”实践,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学校党委积极发挥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引领发展的作用,以学校发展目标为依据,确立创先争优主题,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深入发展。学校确立了巩固招生工作阶段性成果,突破教学、学生管理基础薄弱环节,探索京商学院发展新途径,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新渠道,完善学校信息化考核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六大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内涵建设。

 

4.校企合作

4.1 企业师傅“请进来”,推进校企共同育人机制

2015年9月来,学校与具有行业代表性的22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骨干和专家进入课堂制度,共有11名企业技术骨干进入教堂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校企双方合作共开发教材7本。

【案例分享】引进企业专家,实现课堂企业教学

    2015年9月以来,我校产品质量监督自检验专业与北京二商龙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企业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长期聘请企业专家一名,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负责人,负责企业专家进课堂,课程改革,教师企业实践及学生实习、产学研合作等项目的相关事宜。

本专业每学期长期聘请2名企业专家进课堂,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具体如下表所列:

5   企业专家进课堂课程安排情况

专家姓名

职务

时间

课程名称

课时数

戴明辉

企业副总

2015.9-2016.1

食品质量管理

72

2016.3-2016.7

掺假食品鉴别

72

李文涛

研发技术人员

2015.9-2016.1

食品微生物

72

2016.3-2016.7

食品微生物

72

 

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课堂授课,依据企业实践,结合教材内容,实现企业与教学零距离对接。并针对教材中部分知识内容过于陈旧,有偏差部分进行纠正,引入新专业标准,新技术,新方法,并针对性进行企业模拟实践练习。因戴明辉任教期间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得到学生好评,并在北京市教委专家课堂调研中,专业及教学效果得到专家好评,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4.2 学生“走出去”,企业实际岗位练技能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我校积极拓展实训实习思路,创新实训实习模式,完善实训实习制度,在学生实训实习方面有较大进步。本年度企业共接收我校2013级各专业毕业实习学生217名,在企业各个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此外金融专业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先后有90多名学生参加了企业短期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案例分享】工学交替 校外实训基地练技能

2016年3月-6月,2013级金融1班和2班在金融财会系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轮流到北京建投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顶岗实习。实习单位主要业务是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客户资料的审核与整理,学生主要分配到客户资料审核岗,客户资料录入岗和客户资料整理岗。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更直观,业务操作的体验更真实,岗位合作的意识更清晰。在实习单位员工和学校专业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16年,学校向社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448人,主要面向岗位可以分为几大类:金融财会类:各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信息类:动漫影视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商贸和流通类:电商企业、商贸企业电商平台与专业物流企业等;交通运输类:北京铁路局各站,北京地铁与首发集团所属企业等;商英旅游类:文化类和各大旅行社等;与食品相关行业:和二商集团下属食品企业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企业对我校2016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认可度比较高,企业满意度在95%以上。

5.2社会服务

随着北京市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出台,大兴区第二机场建设方案落地,大兴区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伴随着各自然村拆迁工作的进行,辖区居民如何转型并顺利就业,成为促进大兴区经济发展、稳定百姓生活的重大课题。

作为公办职业学校,我校积极发挥自身教学设施优势、师资队伍优势,立足大兴区经济建设,协助政府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百姓基本素质。派专人深入到礼贤镇、安定镇、北臧村镇、庞各庄镇、青云店镇等乡镇,与当地社保所取得联系,对辖区居民进行走访、摸底,根据百姓实际需求,确定家政服务员、手工编织、主食制作、小菜制作等工种的培训内容。选派专业教师,到各乡镇对辖区内居民进行科学、系统地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提高他们在未来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截止目前,已培训学员1700余人,得到政府职能部门和辖区百姓的认可,为大兴区经济发展和稳定百姓生活做出积极贡献。我校也被大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优秀定点培训机构。

此外北京商贸学校部分专业在本年度内提供社会服务,企业共投入资金3.3万元。

【案例】以专业优势资源,服务企业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凭借自身拥有有的师资、实验场地及设备资源,2015年9月与11月,先后两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北京二商龙和食品有限公司不同批次的食醋及料酒样品进行全波长扫描,对产品色度实现监控,为产品的质量稳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该专业师生同时还参与了该企业保健醋功能研究项目合作,企业投入0.24万元。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2016年学校经费投入7961.91万元,其中:基本办学经费6114.4万元,学费223.33万元,利息收入13.62万元,央财专项经费0万元,市财政专项经费1610.56万元。 

    2016年教学经费支出1235.38万元,其中日常教学经费151.18万元,师资队伍建设经费9.92万元,实训基地建设经费1059.28万元,信息化建设经费15万元。

 6.2政策措施

    学校根据扎根首都职教新定位,结合发展实际,“展望十三五、定战略、做规划、重在计划和执行、重在细节和落地”,制定出台了《北京商贸学校“十三五”战略规划》,为学校未来的发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一是注重调研和创新,为了确保规划编制思路清晰,科学可行,学校结合自身总体发展思路,“开门做规划”。选择对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和重大问题,采取集中研讨、分头座谈等形式,聘请职教研究院等专家就首都职教未来发展走向进行讲解,组织相关系、部、室和相关人员开展专题调研,为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的确立理清了思路,明晰了任务。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参与规划编制的渠道,注重规划内容创新,突出学校战略定位,形成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规划。

二是高标规划扎实落地。以“十三五”战略规划为引领,编制形成发展、德育、支撑等6个子规划,确保“十三五”任务目标扎实落地,顺利完成。

 

7.特色创新

7.1 与企业深入合作,推进“三级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级顶岗实习”即认知实习、工学交替实习、高级顶岗实习”是经过实践证明了比较符合学生能力提高规律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为此继学校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与北京西客站、北京南站和北京站等运输企业开展三级顶岗实习模式后,财会金融专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也相继与对口企业开展工学交替实习,开始运行并完善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并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实践学习、产学研合作等相关合作机制,合作效果明显。

案例分享促销服务,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学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2015年12月及2016年6月,先后组织部分“3+2”中高职衔接专试试点班级生走入北京二商龙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参加以“启迪思维、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入物美超市与永辉超市,为企业进行产品促销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积极热情,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学生工作能力,同时也挖掘了学生所具备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也为企业的市场推广带来新的生机,为企业效益实现做出贡献。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与企业借助微信或者QQ平台,对学生采取实时管理,实现了校企共管的便捷性与时效性,为今后加强校企深度联系开辟了新的途径。

7.2启动学生德育管理课程化模式

学生的德育教育除了根据市教委大纲开设相关德育课程外,学生的日常生活等课堂外的活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也发挥这很重要的作用也。为此如何发挥好课堂外对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养成成为本学年度我校学生科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学生科经过集体讨论和调研,结合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外的时间空虚等现象,采取多种措施:

一是积极组织我校社团相关活动。要求各社团制定社团活动计划,固化社团活动的的内容,进行课程的形式进行管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二是举办早读比赛活动。要求各班结合专业和班级特点选择早读内容,逐步养成学生上自习的习惯。

三是住宿生晚自习集中化管理,统一上大课。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不同的课程,加强对学生基本德育和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一年级,所设课程偏重认识学校、认识职业和校园安全教育;二年级,侧重爱国爱校、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等方面教育;三年级侧重就业指导、面试技巧、个人发展等方面教育。

【案例分享】创新管理形式 晚自习“课程模式化”

近年来,随着我校生源远郊区县的学生比例不断增加,学生的住宿率也不断提高,组织住宿生进行晚自习学习也成为我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针对中学生目前厌学、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开始进行调研,讨论,努力寻求解决学生晚自习无所事事的办法,最终在我校2015级住宿生中开展了晚自习集中进行课程式管理尝试。分别从认识学校、热爱祖国、校园安全、合格中职学生、身体健康五个主题入手,设置了以讲座形式为主、互动、游戏为辅助的综合素质提升课程。旨在教育学生对于学校有初步的认知、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热爱祖国、热爱校园、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在住宿生综合素养提升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校园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得到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充分肯定,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晚自习管理课程中。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存在的问题: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能力及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能力尚需整体提升。

改进措施: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力度,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提升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8.2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存在的问题:各专业之间校企合作发展不够平衡,有的专业与企业对接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

改进措施: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强化专业与企业机制建设,拓宽合作范围,加强专业开发建设、教学生产、实习分配一体化合作,实现人才融合培养。

8.3教学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存在的问题:部分实训基地教学设施老化陈旧;信息化学习平台和相关资源不足,难以支撑教学改革和日常教学需求。

改进措施:以项目形式争取资金支持,加快教学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大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投入,实现教学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的相匹配。